一般人看到喜歡的耳機時,都會上網到Ptt、Mobile 01等論壇爬文,看看有沒有其他大神的使用心得。但是看了這麼多的開箱文,可能還是不確定該款耳機是否真的物超所值,以及音質是否適合自己的需求,這時候親自試聽、測試就變得非常重要了。不過,很多人只是剛入門,或是對音質一無所知,不知道該如何測試音質,但還是想獲得音質不錯的耳機,該怎麼辦?
在購買耳機之前,大部分的人多會用自己常聽的音樂來試聽,來檢測耳機是不是符合自己的需求,如果聽的歌比較偏某些類型的話,只能知道耳機在這類型的音樂表現如何,無法全面性地檢視耳機。
因此,我們整理了10首歌曲和幾款吼用的手機App,讓大家能夠輕鬆測試耳機的音質。也許不是您喜歡的歌曲,但是可以測試耳機在各方面的聲音表現。想要買到音質不錯的耳機不需要成為專業人士,一旦瞭解了聲音的成因,也能輕鬆比較耳機並確定哪種聲音更好。
- 測試耳機音質之前先來測試自己的聽力
- 為什麼要測試耳機的音質?
- 已經購賣的耳機還需要測試嗎?
- 測試耳機音質需要注意的事項
- 專業人士如何測試耳機?
- 10首測試耳機音質的最佳歌曲
- Wilderness – Explosions in the Sky
- Fool’s Errand– Fleet Foxes
- Darkside – Paper Trails
- Pharoah Sanders – You’ve Got to Have Freedom
- Havergal Brian – Symphony No1 in D Minor (The Gothic)
- John Martyn – Small Hours
- BadBadNotGood – Speaking Gently
- ArvoPärt– Tabula Rasa
- Ólafur Arnalds – Ljósi∂
- Joe Goddard – Lose Your Love
- 測試耳機音質的手機App
- 常見問題
測試耳機音質之前先來測試自己的聽力
雖然腔體、驅動單體等硬體在客觀上會影響聲音的表現,但對聲音的感受一直以來都是比較主觀的,有些人可以聽出各種不同樂器的細節以及音場的廣度,而有些人則只聽到比較明顯、響亮的聲音,像是人聲、鼓聲、吉他聲或是鋼琴聲。因此,耳機人覺得如果你自認是木耳不是發燒友,聽不出那麼多細節,也不追求很完美的聲音,其實選擇自己覺得好聽的耳機就足夠了,不需要一味追求高級品牌。那麼究竟自己是不是所謂的木耳呢? 可以從下面的簡單測驗中來測試一下。
請您聽聽下列第一題、第二題、第三題有各三個音源檔,一個是無壓縮音效、一個是 320 kbps、一個是128kbps。
第一題,請問下列依序,1、2、3這音樂撥放,哪一個是無損音質,哪一個是 128 kbps?
第二題,請問下列依序,1、2、3這音樂撥放,哪一個是無損音質,哪一個是 128 kbps?
第三題,請問下列依序,1、2、3這音樂撥放,哪一個是無損音質,哪一個是 128 kbps?
- 解答,第一題: 1無壓縮、3為128kbps、第二題: 3無壓縮、1為128kbps、第三題: 2無壓縮、3為128kbps。
為什麼要測試耳機的音質?
同一首歌在不同耳機裡聽起來不太一樣,這是因為每款耳機的驅動單元設計和調音有所不同。如果不對耳機進行測試,就無法與其他耳機進行比較,也無法知道該款耳機的質量或特定耳機的預期用途。
此外,就算測試同一品牌的幾種不同耳機,也會注意到聲音表現會有所不同。會這樣做是因為該品牌對旗下耳機有不同的預期用途,但目標都是盡可能地提高音質。因此,透過測試耳機的音質,我們可以瞭解這副耳機的聲音表現是否符合個人需求,例如想運動中使用或是喜歡聽重低音音樂的人會找低音強烈的耳機,常聽古典樂的人會選擇三頻均衡的耳機。
已經購賣的耳機還需要測試嗎?
那已經購買了耳機是否需要測試?對其進行測試有意義嗎?我們會告訴大家:還是可以測試!雖然測試後也無法將耳機退回給廠商,但可以更瞭解這款耳機的能力,並且知道拿來聽哪種音樂比較適合,累積購買耳機的經驗。
測試久了之後通常都會發現,具有相同或類似驅動單體的不同耳機將具有相同或非常相似的聲音。因此,如果熟悉特定的驅動單元,之後買耳機不用測試也會知道這款耳機的聲音特性。
測試耳機音質需要注意的事項
如前所述,音質由很多不同方面來定義,一旦瞭解了最重要的方面,就確切知道要如何測試。在介紹可以用來測試耳機的歌曲之前,以下提供測試耳機時應該注意的方面:
頻率響應
市售每款耳機幾乎都會標示其可以處理的頻率響應,因此要知道耳機頻率響應,之需要閱讀製造商提供的規格資訊。但是,如果已經擁有耳機,則可以找一首產生10 Hz到200 Hz聲音的歌來測試。
一些音質出色的耳機會播放低至20 Hz的聲音,這是人類聽力的最低限度。除頻率響應外,高音延伸也需要測試一下,好的耳機將能夠產生高達20 kHz的高音延伸,這是人類聽力範圍的上限。
三頻均衡
不會有人希望耳機聽起來平平,為什麼?因為人類的聽力並不完美,所以實際上需要耳機來補償我們的聽力曲線。在此,您將必須確定耳機能再現的頻率,並確認其始終在上下限之間。
通常不希望特定頻率範圍被調弱,我們可以透過掃描聲音頻譜平坦度測試來確定耳機的質量。對於某些人來說,這可能並不很重要,但是這對音樂家來說非常重要。
動態範圍
動態範圍代表從耳機聽到的最大聲音和最安靜訊號之間的差異。但是,廠商通常不會標示耳機的動態範圍,因此無法從製造商提供的規格表來判斷,但是,動態範圍可以知道一副耳機在吵雜環境中的聲音質量。
作工質量
很多人可能以前並不知道這一點,但是在檢查耳機的音質時,作工質量也是需要檢查的一點。原因很簡單,組裝不良的耳機可能會在大聲或深沉的低音聲中發出嘎嘎聲。
可以透過播放重低音很強的音樂來測試耳機的質量,若出現嗡嗡聲或嘎嘎聲就代表耳機組裝不良,這可能會影響總體聲音質量,尤其是低音。
立體聲平衡
每個耳機都有左右兩耳,我們必須確認左右兩耳的聲音是否平衡,不會一邊很大聲、一邊很小聲。
專業人士如何測試耳機?
甚至在學習專業人士用來測試耳機的方法之前,必須先瞭解三種最常見的聲音類型:
- 重低音
- V形
- 平坦
不過,還有許多其他聲音特徵,例如明亮、溫暖和黑暗。瞭解每個有關耳機音質的名詞含義非常有用,可以輕鬆地對耳機進行分類。在比較耳機或進一步確定耳機質量時,將會很有幫助。
如果去與不同專家交談,將會得到不同的答案。因為沒有萬能的測試,美味專業人士都藉由聲音的各個方面去判斷,並且他們每個人在理解有關聲音的個方面都非常出色。一旦他們確切地知道要尋找什麼,就可以輕鬆找到。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會告訴您,除了進行一些音頻測試以確定耳機的質量以外,他們還會透過聽一些歌曲來完成測試。
耳機的音樂特性
特徵 | 定義——我們在聽什麼? |
重低音 | 理論人耳可聽的最低頻率為20至60Hz,通常會以強勁、延伸、下潛、深度、衝擊、重量等詞來形容 |
低音 | 可聽頻率的範圍大約為60-250Hz。低音通常被描述為賦予聲音深度,具有重量和衝擊力。通常會以速度、敏捷、清晰、豐富、溫暖等層面來評斷 |
中頻 | 音樂頻譜的中心部分,大約在250Hz和3kHz之間),通常被稱為「中頻」,而中高頻指的是大約3kHz到5kHz之間的頻率,人聲再現和許多樂器位於中頻。通常我們會評斷中音的質量、自然度、真實度。 |
高音 | 頻率範圍大約在5000 – 20000 Hz之間,包含人聲或樂器(如鈸)。通常會評測高音的乾淨度、延伸性、耐聽度和細節。 |
平衡 | 音樂頻譜的任何頻段都不會影響其他頻率。 |
細節 | 強勁的中音和高音,以及快速的瞬態響應,傳達了音樂中最微妙的元素。在音樂中創建的水平空間中創建物理定位特定樂器的感知的能力。通常我們會檢視樂器和聲音的分離程度,以及是否能察覺到細微差別 |
音場 | 耳機在音樂中創造空間感(寬度、高度和深度)的能力。 |
動態範圍 | 最響亮的聲音和最安靜的聲音之間的音量差異。通常會以情感、力量、微妙、激動、發冷、活力等詞來形容。 |
10首測試耳機音質的最佳歌曲
對於製造商來說,三頻平衡並非總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經常會發現他們過度強調低頻,來防止其聲音聽起來太飄,以避免在高頻範圍時太過尖銳。
為了測試整體平衡,您需要一首覆蓋頻率範圍廣泛的歌曲,管弦樂很適合拿來測試,很多現代音樂也可以發揮作用,例如《Explosions in the Sky》中的作品。 Wilderness的鼓聲中有很多、很重的低頻,而吉他則會在高音頻率中達到巔峰。
總的來說,中頻是人聲表現的主要範圍,清晰度、穩定性以及保暖性是首要問題。中頻如果沒有足夠的低頻支持,人聲聽起來會很單薄,而且缺乏人的特性。
一條清晰、突出的聲線可以幫助我們測試耳機的中頻表現,Fool’s Errand專輯《Fleet Foxes》中的華麗人聲和聲非常地適合,主唱Robin Pecknold的聲音應該要很響亮,與那些甜美的和聲相伴而不會消失。
前面提到了一些品牌喜歡特別加強低頻的部分,據了解,這種趨勢是為了符合某些市場的需求。如果您喜歡強勁地重低音,那麼更清晰的低音頻率就極為重要。
歌曲中綿延不絕的bassline能帶動整體表現,但也有可能讓聲音變的混濁。Darkside的Paper Trails可以拿來測試低頻人聲,幫助檢驗低音的清晰度。
尖銳的高音可能是您在聆聽耳機時會先注意到的事情之一,因為非常刺耳。如果這種情況是在您煲機一兩天後才發生,一定會很想打其打包退貨。但是有時可能會反過來,也許是為了減少任何清晰度的影響,製造商刻意將降低耳機頻率範圍的上限。
無論哪種方式,您都無法享受應有的豐富高頻。Pharoah Sanders這首歌的薩克斯風火力全開,很適合拿來測試高音會不會非常刺耳。
很少有人會因為缺乏細節而批評產品,但是當我們聽到特別的聲音時,可是會讓耳機大大加分。
具有各種樂器和音色的大型管弦樂作品可以突顯耳機能夠表現多少細節,這首由Havergal Brian創作的交響曲很適合拿來試聽。另外,現場錄音是另一個不錯的測試方法,因為拍手是很難再現的聲音。
當聲音在耳朵中播放時,空間感可能是一個奇特的概念,不希望樂器聽起來彼此分離、不協調,但是每個樂器的聲線都應該要有呼吸的空間。
現場表演對於耳機是否能夠判斷禮堂的大小是一個很好的考驗,John Martyn這張專輯是在戶外錄製的,因此可以考驗耳機呈現出的空間感。
曾經在待過樂團的人都會知道與無法對拍的人一起練習、表演,真的令人非常惱怒。您的耳機應該要能夠靈活地表現複合節奏,BadBadNotGood的第四張專輯中的這首歌提供簡單而紮實的節奏,供你測試耳機。如果演奏聽起來鬆散、混亂或沉悶,則可能是timing點的問題。
通常我們都不希望耳機像在學校集會上一樣演奏,給您平坦的演奏效果,聽起來像是在排練,破壞了原始錄音上的情感。
在ArvoPärt的《Tabula Rasa》中的動態波動可以測試耳機是否能勝任。大多時候小規模的動態給人留下的印象最大,讓聲音活靈活現,如果您常使用耳機觀看電影和電視,這將非常重要。
ÓlafurArnalds的這首歌來自他的專輯《Found Songs》,是一首很精緻的作品,其鋼琴的琴鍵要輕敲而不是重打。如果耳機能夠像重金屬樂團Black Sabbath一樣出色地呈現這種效果,那麼會在音樂柔和的時刻有不錯的表現。
如果您的耳機不能使您想舞動,那麼再多麼好的功能都只是無感。的確,這種熱情和動力是timing、低端穩定性和良好動態的結合,但是我們聽說過有些產品好像擅長於上述各種特點,但最終未能引起人們的興趣。
戴上耳機測試Joe Goddard 2017年專輯《Electric Lines》中的Lose Your Love,如果您的耳機很好,您會因為感受到節拍跳動而想擺動肢體。
測試耳機音質的手機App
如果已經準備好自己要測試耳機音質的音樂清單那很不錯,但如果有一個手機App能讓我們更方便來測試也很不錯。Android使用者有很多且完整的測試App可以使用,但對於iPhone來說,App Store中提供的測試測試App並不多。
透過使用下面一些功能更齊全的手機App,將能夠收聽整個可聽頻譜的頻率掃描,就能知道哪些頻率被提升,並確定耳機根本無法再現哪些聲音。在一個非常基本的層面上,聽起來應該相對平衡,耳機應該能夠再現非常低和非常高的頻率,以提供最佳的音頻體驗。
Headphone Check(iOS,免費)
這個App可以確認耳機的左右聲道是否正確定向。

Left Right-Stereo Test (Android,免費)
一個與Headphone Check功能相同的 Android 應用程序。

Ultimate Ear – Headphone Test(Android,免費)
一個更完整的工具,用於測試高音和低音、立體聲、雙耳和黃金頻率 (1.618 Hz)。

Earphones Test + (Android,免費)
一套完整的測試工具,包括掃頻、粉紅噪音、音樂、語音、立體聲,以及一些 Android 設備兼容性測試,包括按鈕和耳機接線。

Audio Tester(Android,應用內購買)
測試立體聲、音訊延遲(對藍牙有用)和頻率範圍。

Headphone – Test Your Headset or Bluetooth(Android,免費)
測試低音頻率、360度音效和麥克風。

Mic Test(Android,免費)
通過錄製和回放您的聲音來測試耳機麥克風的質量。

常見問題
Wilderness – Explosions in the Sky
Fool’s Errand– Fleet Foxes
Darkside – Paper Trails
Pharoah Sanders – You’ve Got to Have Freedom
Havergal Brian – Symphony No1 in D Minor (The Gothic)
John Martyn – Small Hours
對耳機進行音質測試,方便與其他耳機進行比較,也可以知道該款耳機的質量或特定耳機的預期用途。
還是可以測試!雖然測試後也無法將耳機退回給廠商,但可以更瞭解這款耳機的能力,並且知道拿來聽哪種音樂比較適合,累積購買耳機的經驗。
頻率響應、三頻均衡、動態範圍、作工質量、立體聲平衡
延伸閱讀
- 三步驟挑選藍牙耳機不求人!2021年高品質真無線藍牙耳機推薦
- 主動降噪耳機這樣挑不踩雷 | 2021年熱門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推薦
- 平價CP值第一! 2021年 PTT論壇熱推12款iPhone好搭真無線藍牙耳機
- 2020 最佳無線運動耳機大盤點 | 讓跑步玩家都想擁有的耳機
文章說明:
(1) 本文為earphoneman團隊彙整外媒與相關網路文章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
(2) 所分享之圖片、影片或資料內容是引用自網路或轉寄分享或從各網站蒐集而來,如有侵權請告知。
編輯日期:
(1) 最新更新日期:2021年11月19日
(2) 文章發表日期:2020年0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