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毫無疑問地,依靠藍牙將音樂傳輸到耳朵的藍牙耳機將持續流行下去。就在幾年前,大多數人可能寧願選擇一對有線耳機,因為笨拙的藍牙連接和糟糕的音質令人卻步。
現在,這一切都已改變。由於藍牙技術的進步,以及aptX adaptive、LDAC和LHDC等高解析音訊編碼的支援,藍牙耳機的音質比以往都更加出色。這些進步也為真無線藍牙耳機主導耳機市場鋪平了道路,Sony WF-1000XM5、Apple AirPods Pro和Cambridge Audio Melomania 1 Plus等型號就證明了技術進步所帶來的強大功能。
無線藍牙技術使我們可以在距音樂播放器幾公尺遠的地方佩戴耳機,而真無線技術則通過切斷聽筒之間的線而向前邁進了一步。但是哪種無線音訊技術最適合您?在購買新耳機時,我們會考慮一些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包括價格、設計、功能和音質,並就您應該選擇一般的藍牙耳機還是真無線耳機做出判斷。
頭戴式、頸掛式與真無線藍牙耳機:有什麼區別?
藍牙耳機可分為兩類:透過頸帶連接的頸掛式藍牙耳機和使用頭箍佩戴在頭上的頭戴式藍牙耳機(或稱耳罩式藍牙耳機)。兩者均由電池供電,並使用藍牙連接到手機、筆電和便攜式音樂播放器。

頭戴式藍牙耳機的外觀與有線的頭戴式耳機幾乎相同,只差在不需要透過實體的耳機線來連接播放設備。此外,其也為使用者帶來了良好的隔音效果。

頸掛式藍牙耳機具有連接兩個聽筒的頸帶,對於想要無線連接並減少耳機遺失風險的運動愛好者而言,是個理想的選擇,而且重量也比頭戴式藍牙耳機來的輕。

另一方面,真無線藍牙耳機沒有任何線材。沒有電線會被夾在拉鍊中,也沒有任何實體的東西連接兩個聽筒。對某些人來說,這才是真正的自由。但對於其他人來說,真正不受限制的無線意味著具有遺失昂貴耳機的風險。
頭戴式、頸掛式與真無線藍牙耳機:哪個價格最親民?
像所有類型的耳機一樣,藍牙耳機或真無線耳機都不一定哪一種比較貴,實際上取決於品牌。例如,大家最喜歡的頭戴式藍牙耳機Sony WH-1000XM4的價格為新台幣10,900元,具有出色的降噪性能、舒適的設計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30小時電池續航力。這並不表示就無法以低廉的價格買到頭戴式藍牙耳機,捨棄主動降噪和高級材料,就能夠以新台幣2,999元的價格購買JLab Studio Pro ANC之類的平價頭戴式藍牙耳機。

頸掛式藍牙耳機通常更便宜,像是Apple最近推出的Beats Flex僅需要新台幣1,599元,就能將舒適的設計、有水準的音質、良好的通話品質,以及能完美和Apple設備連線的性能打包回家。貴一點的像是Ausounds的AU-Flex ANC,售價為新台幣5,980元,雖然需要花比較多錢,但是能夠擁有雙振膜、主動降噪功能,其實是滿值得。

真無線藍牙耳機也是一樣,從很便宜又耐用的JLab Go Air POP(新台幣899元)到高價但功能最強大的Sony WF-1000XM4(新台幣7,890元)都有,當然硬體、規格和功能也會因售價而有不同。
頭戴式、頸掛式藍牙耳機聽起來比真無線藍牙耳機好嗎?
不一定。如今,音質更多地取決於耳機內部的驅動單體,而不是取決於使用的是無線技術還是真無線技術。而且隨著aptX HD等藍牙技術的最新發展,藍牙耳機和真無線藍牙耳機的聆聽體驗一直變得越來越好。當然,發燒友會爭論有線耳機始終提供卓越的音質。 這是因為傳統上,藍牙耳機會透過藍牙將音樂壓縮,並從設備傳輸到耳機。這種壓縮降低了音樂的分辨率,使其聽起來像是人工且數位化的。
雖然最新版本的藍牙能夠無線傳輸Hi-Res Audio,但使用者需要同時擁有支援這些高質量編解碼器的設備和耳機才能享受全部好處。如果您正在尋找支援高解析音質的耳機,可以考慮Bowers & Wilkins PI7和Grado GT220等型號。
另外,藍牙耳機容易受到其他設備的干擾。根據Decibullz所說,任何提供與藍牙耳機使用相同頻率的無線設備都會造成干擾並降低聲音質量。對於真無線耳機來說,這可能是一個更大的問題,因為其左右耳必須透過額外的藍牙傳輸來連線,這意味著出現問題的機會更多。
然而,這並不是說耳罩式或頸掛式藍牙耳機一定比真無線耳機聽起來更好,音質差異通常取決於耳機中使用的驅動單體。優質材料的強大驅動器使低音頻率聽起來更悅耳動聽,並使您的音樂更動聽。
通常,與入耳式耳機相比,頭戴式耳機具有更大、功能更強的驅動單體,對於某些用戶而言,這會帶來更愉悅的聆聽體驗。但是,入耳式的頸掛式耳機和真無線藍牙耳機也不容忽視,像是Cambridge Audio Melomania 1 Plus雖然體積小,但聽起來令人難以置信。
應該購買具有主動降噪的藍牙耳機嗎?
藍牙耳機或真無線藍牙耳機的密封性也會影響音質。當耳機越貼近您的耳道,或是耳罩能夠完全蓋住耳朵,獲得的隔音效果越好,音樂聽起來就越好。
一般來說,降噪分為兩種:被動和主動。被動降噪是指耳機將耳朵與外界的噪音的物理隔離。頭戴式耳機比起入耳式耳機,其效果更好,這是因為較大的軟墊耳罩將整個耳朵包裹起來。
而主動降噪(ANC)並非使用耳罩的物理屏障,而是採用了巧妙的電聲技術來製作噪音的反向聲波,來有效地消除了噪音。由於不依賴於物理障礙,因此主動降噪也可以在入耳式耳機中使用,但是同時具有被動降噪和主動降噪的組合才是阻止噪音的最佳選擇。

因此,具有隔音效果最好的頭戴式藍牙耳機搭配主動降噪功能,能夠發揮最完美的降噪效果,Sony WH-1000XM4就是最好的例子。不過,入耳式的頸掛式藍牙耳機和真無線藍牙耳機只要能緊密貼合耳道,阻止噪音進入,一樣也能達到高水準的降噪效果,前者像是Ausounds的AU-Flex ANC,後者則像是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頭戴式、頸掛式或真無線藍牙耳機哪個適合運動時使用?
應該沒有人願意戴著一副頭戴式耳機運動,畢竟重量真的太重了,會增加運動時的負擔。因此,大部分的人會在入耳式的頸掛式藍牙耳機和真無線藍牙耳機之間作選擇。
只要具有IPX4以上的IP等級,並提供不錯的低音水平來增強運動性能,不論是頸掛式藍牙耳機還是真無線藍牙耳機都很不錯。需要問自己的問題是,您是否想要頸掛式藍牙耳機的頸帶所提供的安全性,減少耳機遺失的風險。

話雖這麼說,但是如果討厭跑步時電線碰到脖子上的感覺,那麼真無線藍牙耳機就是最好的選擇,無需糾結於任何繩索,而且只要尋找像是JLab Go Air Sport或Sony WF-SP800N這種具有耳掛或耳翼的真無線運動耳機,也能大幅減少耳機掉落的風險。
延伸閱讀
- 三招選購藍芽耳機不再踩雷!2022年高品質真無線藍牙耳機推薦
- CP值第一! 2020 專家推薦10款真無線藍牙耳機
- 主動降噪耳機 (ANC)原理解密 | 推薦 2022 年 5款降噪真無線藍牙耳機推薦
- 2020 最佳無線運動耳機大盤點 | 讓跑步玩家都想擁有的耳機
參考來源:techradar
文章說明:
(1) 本文為earphoneman團隊彙整外媒與相關網路文章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
(2) 所分享之圖片、影片或資料內容是引用自網路或轉寄分享或從各網站蒐集而來,如有侵權請告知。
編輯日期:
(1) 最新更新日期:2022年06月02日
(2) 文章發表日期:2020年11月11日
常見問題
不一定,每種類型都有便宜和較貴的選擇。
頭戴式重量比較重,一般不會有人在運動使用。頸掛式和真無線都很輕便,在運動中使用最適合,至於要選擇哪種,就視您比較討厭頸掛打到脖子還是耳機掉落。
頭戴式>頸掛式>真無線(不算充電盒)